【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赴京参加致公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人员心得体会(五)孔军

2022-12-19 09:28
(孔军:致公党陕西省委会副主委、致公党西北大学委员会主委,西安市财政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财税系主任、教授、博导)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是一次划时代的历史盛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自始至终将人民这条主线贯穿其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而人民情怀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固有的政治品格,是长期执政,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主要从事劳动力市场和财政税收的教学科研工作,是西北大学国民经济专业方向的博导。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实现国家战略与奋斗目标的重要支撑。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区域协调发展。二十大报告对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有了深刻、科学的指导意见。报告提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重大生产率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这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体现,也是推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路径和举措。对于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报告指出要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进一步缩小地区差异。

报告的重点落在,一是加大对特殊地区的发展支持。加大力度扶持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加快发展,进一步健全现有帮扶机制,把巩固脱贫成果与振兴乡村结合起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机制,与全国一道迈向富裕社会。大力支持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尽快形成新的发展支撑和发展机制。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疆安全,以发展促巩固,以治理保安全。二是深入推进“四大板块”的发展。围绕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和优势新兴产业、新型城镇化等重点,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机制难题,通过国企改革、市场机制维护、营商环境改善、思想观念更新等,创造更好的振兴和发展环境,激励各类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结构调整与升级,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要充分发挥中部地区连接东西南北的区位优势、四通八达的基础设施网络优势、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较好的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要发挥东部地区高端要素聚集、创新能力较强、开发条件和市场环境好等优势,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尽快实现发展动能变革,通过创新引领率先东部地区优化发展。三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把长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健全主体功能区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协调大中小城市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市化建设,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模式,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这些创新性论述充分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各区域协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报告提出新时代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之间的协调发展,这些重大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有助于形成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和全球产业链中的战略影响力。另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着眼于解决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进一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些指导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现实的中国化的马列主义思想,从“协调”的高度深刻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本质。这些论述和思想给我们很大启示,是我们教学科研的指南针和方法论。我将不断学习二十大报告的科学内涵,自觉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努力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通过学习二十大报告,我们深受鼓舞,一定要坚定共产党的领导,进一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省委会中心工作,积极参加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经济建设,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发挥智力优势,为中华民族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