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西北大学委员会热议中共二十大报告

2022-10-26 10:15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重要报告。致公党陕西省委会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认真收听收看中共二十大召开盛况,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作的报告。报告在陕西致公党党员中引发热烈反响。
图片


孔军(致公党陕西省委会副主委,致公党西大委员会主委):中共二十大是一次划时代的历史盛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自始至终将人民这条主线贯穿其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而人民情怀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固有的政治品格,是长期执政,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李莉(致公党陕西省委会副主委,致公党西大委员会副主委):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报告中提到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为我们国家的产业发展描绘了蓝图、提出来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产业工作者,我们对国家未来的产业发展充满信心。我们深信,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贯彻新时代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王晨佳(致公党西大委员会副主委):中共二十大报告内容博大精深,蕴含了高度系统思想和理论结合实际的号召,我们需要认真学习阐释精神内涵,解读战略思想。报告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文化自信是文化共建的前提和基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文化共建服务,就是要增加海外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促进民心相通,在国际国际话语体系里拥有自己的地位,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米钰(致公党西大委员会组织委员):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到“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对祖国的教育事业充满信心,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为祖国的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海(致公党西大委员会社会服务委员、三支部主委):坚持守正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是关键的战略资源。“双一流”大学承担了重要的人才培养任务,必须以高度使命感,充分认识到自身人才培养的责任感,为培养高水平尖端创新人才做出更多努力和贡献。


王小刚(致公党西大委员会一支部主委):报告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等方面做了振奋人心描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锲而不舍地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推动我校高质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郭越(致公党西大委员会宣传委员):在认真聆听中共二十大报告后,深感振奋、备受鼓舞。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于教学、科研工作中恪尽职守,并以时不我予、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作为一名致公党员,也将竭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与本党同志一道砥砺前行,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温雅(致公党西大委员会参政议政委员、四支部主委: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这让正准备赴泰履任罗勇中学孔子课堂中方负责人的我备受鼓舞,在泰国要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要努力开展各项多样文化活动。用泰国人民易于接受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泰国友人展现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以新时代新方法,让更多青年朋友了解中华文化、喜欢中华文化,用实际行动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狄晨娟(致公党西大委员会党员):展望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将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信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充足的干劲迎难而上,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国家的各项事业就有无限美好的未来。